详细>>
收藏 简体 繁体 English

中国水泥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水泥 水泥 水泥产业 产业研究 分析报告        2021-06-23

摘要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增速远远超过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11.6亿美元,而当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为630.2亿美元,吸引外资量是中国对外投资量的3倍;到了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078.4亿美元,仅仅比同期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低不到100亿美元,且近五年来保持每年20%左右的增速,随着相关政府政策的进一步扶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望进入快速提升的通道。    
      “一带一路”的沿线各国主要是东盟十国以及中亚、西亚等国家,多属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东盟十国中只有新加坡和文莱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我国,其他国家投资额相对较小。对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来说,近几年经济增长率下滑,不但低于金融危机前水平,甚至低于危机后时期。在经济不景气和货币政策宽松时期,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对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强,可在短期内通过促进总需求提高产出,在长期内通过增加总供给提高产出。
       对比我国水泥企业与海外水泥企业的生产线投入成本,发现类似规模的生产线我国企业的投入成本远低于海外企业,我国企业在投入成本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我国水泥行业的环保标准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而言仍有较大差距,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近年来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淘汰我国落后产能、提升水泥行业的准入门槛,着手治理水泥行业的存在的问题。环保部于2013年12月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及其配套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等3项标准。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房地产企稳叠加基建对冲,水泥需求在3~6个月内企稳概率上升。
房地产占水泥需求的比重接近30%,2014年以来地产投资的下滑是拖累水泥需求增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2014年四季度地产销售出现企稳回升,则新开工和投资在2015年二季度企稳的概率较大。近期的数据开始验证该逻辑,因此我们判断水泥需求或在2015年二季度企稳,从而带来基本面的反转。
      基建投资仍将是水泥需求增长的核心支撑
      固定资产投资是水泥行业的主要下游。受资金面和政策面的双重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
截止2014年11月底,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8%,增速连续5个月下滑。从区域分布看,西南西北诸省投资增速靠前,一方面是因为历史基数低,发展空间大,第二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东部地区增速普遍靠后,其中东北的辽宁出现负增长。
      基建投资是我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投资增速比较平稳,但在整体经济转型下台阶的背景下,2014年基建投资也呈下行的态势。1-11月份累计基建投资75,380亿元,同比增速为21.80%,为全年最低点,11月份基建投资7,647亿元,环比-12.15%。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下滑至16%附近,预计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中枢下移将是中期趋势。从基建和房地产两项细分指标看,受益于政府的刺激政策,基建投资增速仍维持高位;但地产投资受到房地产销售的拖累持续下滑。
     我国水泥下游需求端主要来源于农村、基建和房地产三方面
农村需求历年来基本保持着稳定增长,其增速在可视为稳定常量;基建投资从2012年下半年至今一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分解其细分项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两个分项目均保持20%左右的稳定高速增长,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则受能源价格影响呈现震荡态势;其中,水泥需求大头:交通运输行业、水利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均保持20%以上增速运行,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的增速也在20%左右。综合作用维护基建投资的高增长,对水泥需求提供支持。
      在地产投资8.6%、基建投资24%,中性假设下,2015年需求增速维持在2.3(基数调整后)%。2013年水泥需求增速达9.6%,预计14年受地产增速回落影响,水泥需求增速下降,全年维持在3.1%左右。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观察水泥需求的另一项目:房地产
     2012年以来,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面积增速大致在负值徘徊,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虽在2013年有所反弹,但2014年以来持续处于负值状态,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正增长但维持低位水平,空置面积维持高速增长,反映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意愿较弱。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是水泥行业需求低迷的主要原因。
     由于水泥可储存性较差,因此行业库存较少。从这个角度看,产量是跟踪下游需求状况的较好指标。
在宏观经济乏力,房地产投资低迷的背景下,国内水泥产量增速放缓,2014年降至2%。全行业水泥产量增速角度显 示水泥需求端疲软,未现改观。与之相伴随的是,水泥行业投资持续数年负增长,2014年增速仍为负值。
     下游需求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是水泥的主要下游需求。我们统计了2004年至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水泥产量的相关(月度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产量的拟合效果较好。
     从需求细分看,水泥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基建、房地产和农村建设等三个方面,构成比例大概在4:3:3。其中,基建的单位投资水泥消化量相对较高。
     2000年以来,水泥产业产能投放经历两轮投放高峰。第一轮投放高峰为2003-2005年,期间内水泥新增产能增速均在50%以上,年均新增产能在1.0亿吨附近;第二轮投放高峰为2009-2011年,期间水泥新增产能增速在25%附近,年均新增产能高达2.0亿吨。
     经过2009-2011年巨额的产能投放,水泥行业盈利中枢明显下移,行业新增产能的动力开始下降。根据协会统计数据,初步预计2014年全国新增熟料产能在6000万吨,对存量产能的边际冲击在3.6%附近(具体参见图2-11)。从微观调研情况看,受到行业整体盈利中枢下移影响,水泥企业新增产能的动力明显不足,预计未来水泥新增产能规模将进一步放缓。
     2013年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累计1714条,设计熟料产能达17亿吨。
经过多年发展,市场出现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和中材集团等大型水泥企业,各自熟料产能为2.97亿吨、1.56亿吨和0.83亿吨;排名前20的企业熟料产能均在1000万吨以上(主要企业的产能状况参见表2-5)。从全国来看,水泥行业TOP5行业集中度略高于30%。
     2014年全国新增水泥熟料生产线54条,合计新增熟料产能7030万吨,比2013年减少2400万吨。
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2014年全国新增水泥熟料生产线54条,合计新增熟料产能7030万吨,比2013年减少2400万吨。截至2014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累计1758条(含部分已停产但未拆项目),熟料总产能达17.7亿吨,较2013年增长4.4%。
     分区域来看,新增熟料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新增3234万吨,占新增总量的46%;东北新增熟料产能较少,新增281万吨,占新增总量的4%。从增速上看,西南、华北、西北等产能过剩较严重区域新增产能仍较多,华东、华中等区域新增产能释放接近尾声。
      展望2015年,拟投产的熟料产能最大值约5490万吨(仅为计划投产量,实际情况预计将更少),较2014年继续减少1540万吨,预计熟料产能增速为3.3%,将进一步下滑,其中华南、西南、东北熟料产能新增量相对较大。
水泥产品属于密度偏低、单位价值较小的产品,产品的销售半径受到运输费用影响较大。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运输半径。一般而言,水运的运输半径最大,在1000公里左右;铁路的运输半径次之,在500公里左右;公路的运输半径最小,在200~300公里左右。
     水泥行业的运输半径决定行业区域的集中度分析更为重要。目前,全国主要区域集中度(TOP5)均在60%以上,区级集中度较高的东北和西北地区集中度均在80%以上。较高的区域集中度决定水泥企业能够对行业具有一定的议价权。从这个角度看,水泥行业的经营生态要好于缺乏运输半径的产业。
     水泥煤炭价格差是跟踪行业景气度的最好指标。
     水泥行业景气度由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因素综合决定。水泥煤炭价格差是跟踪行业景气度的最好指标。
受到需求增速下滑以及新增供给快速投放影响,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从2012年明显下台阶。全国水泥煤炭价格差中枢水平已经从2011-2012年300元/吨的中枢水平下移至2013年至今的240元/吨。
     分区域看,华东和中南地区水泥煤炭价格差走势类似,价格差中枢整体维持在240元/吨附近,在该价格水平上行业整体仍将维持盈利状态。受益于行业集中度较高,东北地区水泥行业景气度长期较好。行业水泥煤炭价格差中枢水平在350元/吨附近,该地区水泥企业盈利能力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南地区(剔除行业景气度较高的西藏地区)行业景气度也有触底回升的信号。受到“汶川地震”影响,西南地区水泥产能在2010年附近集中投放,这也是西南地区水泥价格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不过2013年以来,该地区的供需状况逐步得到一定的改善,水泥煤炭价格差的中枢水平已从2012年220元/吨附近上升至250元/吨附近。
     西北和华北价格走势有一定的类似性。西北地区受到产能大幅供给冲击,水泥煤炭价格差大幅下移;华北地区需求一般,且价格协同机制不足,水泥煤炭价格缺乏弹性。当前,两地区整体价格中枢在240元/吨附近。但该地区全年气温波动较大,水泥产量的季节性相对明显,生产线整体全年开工率或不如华东和中南地区。因此,在同样价格差水平上,西北和华北地区综合盈利能力相对差于华南和中南。
     综合而言,华东、中南和东北地区水泥企业盈利能力尚可,短期难有大幅恶化的可能,另外西南地区水泥企业盈利能力存在改善的迹象,该类地区水泥类产业债可适当关注。西北和华北地区产能过剩严重,水泥价格弹性不足,该类地区产业债存在评级下移的可能。
     水泥2015年供需小幅改善。
2015年水泥供需面的判断,即水泥需求和产量小幅增长2%,水泥产能净增长1%,熟料产能利用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80%,供需小幅改善且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下半年企稳回升的概率不断加大。
     2015年我国水泥行业国企改革和并购同步推进。
     2014年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央企“四项改革”试点名单,中国医药集团、中国建材、中粮、国投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新兴际华集团6家央企入围。建材行业的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六家试点企业之一。地方上,先后有上海、天津、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四川、江西、湖北、江苏、山东、山西、广东、甘肃、北京、青海、宁夏、广西、黑龙江等19个省市发布了国资国企改革路线图,只等后续细化和展开。
     大部分省份均出台了地方国企改革方案,但改革全面启动仍需等待中央国企改革细则。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出台了地方国企改革的方案。我们梳理了部分方案的规划内容,发现这些方案基本都只是提出了大致的改革方向和目标,而在实际改革步骤和细则方面着墨不多。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国企改革牵涉的范围较广,各地都在等待中央国企改革的细则出台,故明年央企改革细则出台后各地都将掀起改革高潮。
      在水泥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政府严控新增产能及环保高压等政策效果显现,行业将进入并购重组高峰期。从国家政策环境看,为解决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水泥行业加强并购重组以优化行业竞争环境。2013年以来工信部、财政部、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系列意见,鼓励水泥等行业的并购重组。内在动力方面,拥有资金优势、政府背景、管理经验成熟的大水泥集团尤其是水泥上市公司,利用银行贷款或资本市场等可选择方式多,将成为并购主力。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2013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将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
     要实现2015年全国范围内将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的水泥企业,目前只有中国建材、海螺水泥两家家熟料产能在1亿吨以上,目前来看,冀东水泥、中材集团等有可能跻身亿吨集团内。在新建生产线被严格控制的情况,企业只能通过收购产能实现。关注在政策推动下的冀东对河北水泥市场的整合,以及中材集团对新疆、甘宁地区的市场整合。
     2015年水泥市场进入低供给低需求的新常态时期,企业的发展路径需要改变。通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水泥行业的技术升级已经完成,我们认为行业的发展模式将由内生性增长为主转为外延式扩张为主。部分上市公司主业盈利近年来持续恶化,股价低迷,寄希望通过并购实现转型;部分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则计划进行产业链横向或纵向并购扩张。
     随着行业进入成熟期,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单靠需求增长、落后产能淘汰以及取消低标号水泥等措施难以快速实现市场出清。行业自律是实现供需弱平衡之重要手段,而其必要条件是集中度提升。鉴于存量整合优于增量整合以及新线审批难度提升,并购将成为大企业实现增长及行业集中度提升核心途径。考虑到中央政府对产能过剩行业并购重组之鼓励,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水泥行业将进入并购整合期。整体而言,并购整合扶持政策、企业意识均已逐渐成熟,目前唯一需要等待的即为合理并购对价出现,这是加速并购整合大潮之必要条件。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环保优势突出,国内燃料替代率偏低
     目前,无论是生活垃圾还是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国内均以填埋为主,焚烧和堆肥次之,此外尚有部分比例未能得到有效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理属于RDF(Refusederivedfuel,废弃物衍生燃料)方式,由于水泥回转窑具有高温、燃烧环境稳定、停留时间长和粉尘达标等诸多特点,因此相比填埋和焚烧拥有能源回收效果佳、二次污染排放少以及无二噁英类有毒物质排放等明显优势。
      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成本约90元/吨,节约煤炭等原材料收入约65元/吨,政府补贴56元/吨,利润约20元/吨-30元/吨,远低于垃圾焚烧的回报率。尽管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更环保,但企业受利益趋导更愿意选择垃圾焚烧。
我们认为目前政府补贴分配不均是导致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推广缓慢的主要原因。随着水泥窑处理垃圾的技术优势显现、政策的具体落实,水泥窑处置垃圾的效益也将明显提升。
     北京经纬万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水泥产业研究报告》,参考业内相关专家意见、依据国家统计局、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海关总署及海外专业基础信息,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对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投机风险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是建材、水泥业内投资及科研等相关人员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决策投资发展方向有意义的参考资料。
     凡未有注明出处的均为我公司北京经纬万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内部资料。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我国水泥产业环境基本面分析 14
第一节 “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基建影响 14
1.1.1 “一带一路”战略促我国企业走出去 14
1.1.2 沿线国家市场前景广阔,我国企业大有可为 17
第二节 我国水泥生产具备走出去基础 21
1.2.1 水泥生产技术:新型干法成主流,达国际较高水平 21
1.2.2 水泥生产成本:运营优势明显,投入建设低于国际对手 25
第三节 水泥准入门槛逐步提高,已经朝着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27
第四节 我国地产回暖之势渐强,水泥需求企稳概率上升 30
1.4.1 房地产销售加速回暖,水泥需求2015年二季度企稳的预期提升 31
1.4.2 基建继续发力,对冲效果将在2015年体现 33
第二章 我国水泥产业运行现状及展望 34
第一节 水泥产业跟踪指标体系构建说明 34
第二节:需求端分析:水泥需求中枢长期下移 35
2.2.1 基建投资仍将是水泥需求增长的核心支撑 35
2.2.2 我国水泥下游需求端主要来源于农村、基建和房地产三方面 37
2.2.3 观察水泥需求的另一项目:房地产 40
2.2.4 水泥产量是跟踪下游需求状况的较好指标 42
2.2.5 水泥产量和价格的季节性 44
第三节 供给端分析:供给压力减弱 45
2.3.1 新增供给情况,供给压力减弱 45
2.3.2 水泥行业产能集中度情况 46
2.3.3 区域水泥供给:分区域测算冲击动能,除西南外普降 51
2.3.4 区域水泥供给:区域特征各异,华东、东南和中南区域值得关注 57
第四节 区域水泥盈利状况分化显著 61
2.4.1 水泥煤炭价格差是跟踪行业景气度的最好指标。 61
2.4.2 水泥行业盈利能力:成本下降助力盈利改善 63
2.4.3 盈利已在筑底阶段,供应控制封杀下跌空间 65
第五节 水泥企业微观财务数据跟踪 67
2.5.1 现金流较好,投资支出放缓 67
3.5.2 整体负债水平尚可,债务偿付保障较高 69
3.5.3 盈利能力尚可 70
第六节 2015年行业运行展望 73
2.6.1 2013年至今多要素向好,合力助推行业景气 73
2.6.2 2015水泥供需预测 76
第三章 我国水泥产业链热点分析 77
第一节 2015国企改革落实年,央企和地方企业各有精彩 77
3.1.1 我国国企改革进展情况 77
3.1.2 建材国企ROE低于行业水平 80
3.1.3 建材行业国企较为集中,且央企和地方国企兼备 82
3.1.4 企业交叉持股,股权合作加强 83
3.1.5 中国建材作为首批试点企业之一 84
第二节 水泥:横向并购标的潜在供需充足,静候合理对价出现 85
3.2.1 政策助力优势企业并购 85
3.2.2 国际并购经验介绍 87
3.2.3 国内行业进入成熟期,并购整合大势所趋 89
3.2.4 并购整合成为企业做大做强必由之路 90
第三节 水泥窑协同垃圾处理:政策有望加速推进 93
3.3.1 我国水泥窑协同垃圾处理现状 93
3.3.2 水泥窑协同垃圾处理盈利主要取决于政府补贴力度 96
3.3.3 现金补贴落实有望催生百亿盈利空间 98
第四章 我国水泥产业机会与风险分析 100
第一节 机会分析 100
4.1.1 海外市场盈利诱人,水泥企业“走出去”乃大势所趋 100
4.1.2 “一带一路”机会 103
4.1.3 相对优势区域:长三角、新疆、华北 105
4.1.4 分区域需求分析 107
第二节 风险提示:新常态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 109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图表目录
表1-1 “一带一路”政府政策支持 17
表1-2 2013年我国和东盟部分国家宏观数据 22
表1-3 “一带一路”市场规模概况 24
表1-4 我国2013年水泥行业最新科研成果 25
表1-5 新型干法水泥优势 26
表1-6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与其他生产方法对比 27
表1-7 不同规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热耗对比 27
表1-8 我国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产能 27
表1-9 我国存量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条数 28
表1-10 海螺水泥、拉法基2013水泥熟料综合成本对比情况 29
表1-11 国内5000t/d生产线熟料热量消耗组成 30
表1-12 国内外水泥企业生产线投入成本比较 30
表1-13 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系列新标准目标 31
表1-14 我国淘汰落后产能限制新建的政策法规汇总 32
表1-15 海外水泥生产装备情况 33
表1-16 2014年9月以来发改委批复重点基建项目一览 36
表2-1 固定资产投资细分项目分解投资及增长情况 41
表2-2 2009-2015年水泥需求预测表 43
表2-3 销售-土地购置-新开工的依据与跟踪情况表 44
表2-4 全国水泥行业累计产量与增速 45
表2-5 熟料产能前60强(2013年) 50
表2-6 2014年新增熟料生产线(54条) 51
表2-7 2014年新增熟料产能分布 52
表2-8 2014年分区域熟料产能增速 52
表2-9 分区域2015年水泥熟料产能投放计划(按最大值统计) 53
表2-10 分区域2015年水泥行业新增产能冲击动能测算 55
表2-11 分区域2010-2015年连续五年水泥行业新增产能冲击动能汇总 56
表2-12 分省份2015年水泥行业新增产能冲击动能测算 56
表2-13 分省份2010-2015年水泥行业新增产能冲击动能汇总 58
表2-14 分省份人均新干法熟料产能测算 59
表2-15 北方地区冬季错峰生产计划表 69
表2-16 水泥行业财务状况 75
表2-17 2008年至今水泥行业关键指标跟踪一览 76
表2-18 水泥供求平衡表 79
表3-1 我国国企改革进展情况 80
表3-2 国企改革目标及可能路径 81
表3-3 主要省份国企改革情况汇总 82
表3-4 建材行业国企与民企的市值占比 85
表3-5 建材行业国企2013年收入和净利润占全行业之比 85
表3-6 水泥企业国有控股或持股情况 85
表3-7 水泥企业交叉持股情况 86
表3-8 中国建材集团改革措施 88
表3-9 近期国家层面多次颁布政策鼓励水泥行业并购重组政策一览 89
表3-10 2012年以来水泥龙头企业之间主要合作协议及交易概览 94
表3-11 水泥企业相互持股关系梳理 95
表3-12 国内主要水泥企业协同处置固废示范项目情况 97
表3-13 垃圾处理方式环保比较 98
表3-14 国内主要水泥企业协同处理固废项目情况 99
表3-15 近期涉及水泥窑协同处理之政策汇总 100
表3-16 水泥窑协同垃圾处理成本收益测算 100
表3-17 垃圾处理比收益对比图 101
表3-18 2020年水泥窑协同处理市场盈利空间(亿元)敏感性分析 102
表4-1 近期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法规、会议讲话 103
表4-2 我国水泥企业海外投资建厂情况 104
表4-3 2014年以来“一带一路”战略加速推进 106
表4-4 长三角在建及2014前3Q新增产能汇总 109
表4-5 华北在建及2014前3Q新增产能汇总 110
表4-6 西北在建及2014前3Q新增产能汇总 110
表4-7 我国水泥区域市场需求情况 111
表4-8 水泥区域产能情况变化 111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图1-1“一带一路”示意图 18
图1-2 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 19
图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19
图1-4 我国历年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20
图1-5 2013年我国对东盟、中亚部分国家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投资情况 21
图1-6 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21
图1-7 我国历年对东盟基建类行业投资情况 23
图1-8 我国水泥产量增速与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增速 25
图1-9 我国与世界各国新型干法水泥占比情况 26
图1-10 建筑类企业产业链状况 28
图1-11 房地产销售领先房地产投资3~6个月示意图 34
图1-12 房地产投资与水泥消费增速趋于同步化(2010年后) 34
图1-13 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转正示意图 35
图1-14 40个大中城市月度土地成交面积年底回暖示意图 35
图1-15 全国待售房屋面积上升,但库存去化周期开始下降 35
图2-1 水泥类产业跟踪指标体系构建示意图 38
图2-2 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呈下降趋势 39
图2-3 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39
图2-4 水泥产量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呈下行趋势 45
图2-5 水泥单月产量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散点图 46
图2-6 水泥产量增速情况(单位:%) 46
图2-7 2010年-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的月度均值(单位:万吨) 47
图2-8 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水泥产量季节性明显(单位:万吨) 47
图2-9 2010年-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的月度均值(单位:元/吨) 48
图2-10 主要地区高标水泥价格月度均价(单位:元/吨) 48
图2-11 水泥企业新增产能情况(右轴单位:万吨) 49
图2-12 分区域水泥熟料市场集中度 53
图2-13 全国水泥煤炭价格差情况(单位:元/吨) 65
图2-14 西北和华北地区水平盈利情况(单位:元/吨) 65
图2-15 华东和西南地区水平煤炭价格差(单位:元/吨) 66
图2-16 东北和中南地区水平煤炭价格差 (单位:元/吨) 66
图2-17 全国水泥均价运行 单位:元/吨 67
图2-18 水泥价格走势 69
图2-19 煤炭价格走势 69
图2-20 水泥行业吨毛利和吨税前利润走势 70
图2-21 吨水泥煤炭价差 70
图2-22 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对利润覆盖度较好 71
图2-23 行业的经营性现金流状况较好(单位:亿元) 71
图2-24 负债率偏高,有息债务存在加速膨胀迹象 72
图2-25 经营性现金流对有息负债覆盖度偏低 72
图2-26 盈利水平尚可 73
图2-27 ROE水平维持在7.5%附近 74
图3-1 历年建材行业平均ROE与其中国有企业平均ROE的对比 83
图3-2 海螺水泥、中国建材、水泥行业平均费用率对比 84
图3-3 1994年和1998年日本水泥并购高潮 90
图3-4 1998年日本水泥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 90
图3-5 1998年并购后日本水泥价格降幅收窄 91
图3-6 1994年后住友大阪营业利润率逐步回升 91
图3-7 拉豪合并成为全球最大水泥企业 92
图3-8 国内水泥行业集中度仍有待提升 93
图3-9 国内水泥企业平均规模较低 93
图3-10 水泥窑协同垃圾处理示意图 96
图3-11 国内水泥企业燃料替代率偏低 97
图4-1 2015年新疆新增供给继续萎缩 107
图4-2 新疆水泥景气底部徘徊(单位:元/吨) 107
图4-3 新疆不同区域熟料产能占比 108
图4-4 天山和青松两大龙头在不同区域市占率 108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