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收藏 简体 繁体 English

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研究报告
互联网 互联网医疗 研究报告        2021-06-23

摘要
        互联网医疗就是把传统医疗的生命信息采集、监测、诊断治疗和咨询,通过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大数据分析与移动互联网相连:所有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不再被限定在医院里和纸面上、而是可以自由流动、上传、分享、跨国家跨城市之间的医生会诊轻松实现。患者就诊和医生不再要求必须面对面。
       互联网医疗加速重构医疗健康生态圈
       六大需求方和两大类供给方构成互联网医疗生态圈
      互联网医疗生态圈共有六大需求方,包括医疗机构、医生、健康人群/患者以及医药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及保险支付机构。
       供给方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核心供给方,包括移动终端制造方、移动应用开发运营方、内容或产品提供方,另外一类是辅助供给方,包括医疗信息化厂商、移动运营商、云计算及大数据服务商等。
      在互联网医疗生态圈中,核心供给方借助辅助供给方,以平台或垂直的方式,为需求方提供医疗或信息服务。信息数据流、资金流以及设备或服务流在这三者之间流动。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核心是需求方关系重建,供给方搭建关系的桥梁
      在传统的医疗体系中,六大需求方之间大多数处于一种弱联系,由于互联网的渗透,需求方之间将形成一系列新型关系。因此,相比传统的医疗体系,互联网医疗生态圈的核心是需求方关系重建,供给方将成为搭建关系的桥梁,具体来看包括十个方面:
1、健康人群-健康人群:健康管理互动;
2、医生-患者:线上问诊/慢病管理;
3、医院-患者:网络医院/就医O2O;
4、医生-医生:医生社群;
5、医院-医生:远程医疗;
6、医院-医院:医院信息化;
7、医药流通企业-患者:医药电商B2C/O2O;
8、医药流通企业-医药制造企业:医药电商B2B;
9、医药制造企业-医保/商业健康险:PBM;
10、医院-医保/商业健康险:HMO。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跨界的机遇:有需求,亦有可能
       互联网医疗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医疗行业整体需求巨大,且极具增长潜力。但从具体需求类型和分布上看,子行业众多,细分需求突出。
医疗资源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优质资源与医疗需求之间错配现象明显,形成了“看病难”的问题;患者与医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形成隐形成本,导致“看病贵”的现象。这都为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移动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满足了传统方法不能满足的细分需求,网络对长尾市场发掘作用得以体现。
医疗体系的核心是医生和患者,他们的主要需求是什么?在现行的医疗体系中是否存在对于这两方需求获取的障碍?移动医疗是否能够能够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基于医疗体系中利益链条上的复杂性,我们在此抓住核心方:患者和医生,对于他们的需求、需求获取的障碍以及满足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在此需要明晰的一点是我们并没有认为移动医疗,或者说目前技术下的移动医疗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移动医疗无法直接增加医院和医生的供给也无法直接降低病人的需求,我们想做的是在现有资源下挖掘移动医疗可以满足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对医疗市场进行帕累托优化。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医改趋势: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PCMH)模式
PCMH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实践,互联网医疗是现代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的新形态。
在全球范围内针对移动医疗服务效果的临床研究显示,出院后的远程监护可将病人的全部医疗费用降低42%,延长看医生的时间间隔71%,降低住院时间的35%等。
      IBM首次启动活森基金便投资于新型医疗服务领域的初创公司Welltok。Welltok主要开发帮助用户管理自身健康的应用程序,让医保服务提供商提供降低保费等优惠措施。目前Welltok公司将使用IBM“沃森”的技术,打造一个名为“CaféWellConcierge”的产品。该产品可以帮助用户管理特定健康问题,并在健康情况好转时拿到奖励。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关于移动医疗发展的障碍或挑战我们有一点需要明晰就是:
移动医疗不是能不能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快慢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永远都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医疗也永远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发展的快慢取决于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建立。
       一个新的行业获得发展需要两方面的支撑:技术和成熟的商业模式。哪一个是限制目前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呢,是技术吗?美国第一次发射火箭时所有的电脑加起来处理器水平还不如目前的一款智能手机高,所以恰当的技术开发的确影响了移动医疗的发展,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成熟商业模式的建立,医药行业是一个专业壁垒厚实的行业,也永远是一个市场和政府博弈的市场,其中的产业链条上附着着或明或暗的各方利益攫取者,所以影响成熟商业模式建立的因素包括:医学知识的专业壁垒和传统医疗观念的强大粘性、法律法规以及最重要的行政监管因素。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互联网医疗运营模式日益清晰:
       商业模式诞生于互联网医疗生态圈的新型关系
       根据互联网医疗生态圈的十种新型关系,八类商业模式应运而生,我们以就医流程和服务对象构成商业模式的二维空间,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商业模式及其代表公司,分别是:
1、健康咨询管理,包括健康数据管理(采集、分析、跟踪)、咨询、交流等,例如:大姨妈、美柚;
2、医患交流,包括预约挂号、线上问诊/咨询、家庭医生等,例如:昡雨医生、好大夫在线、挂号网、39健康网(朗玛信息);
3、慢性疾病管理,包括智能穿戴/POCT+APP+云+就医O2O平台,例如:杏仁医生、福瑞股份、九安医疗、乐普医疗;
4、专业医学信息平台,包括医生社群、电子病历管理、医学资料库查询、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等,例如:丁香园、杏树林;
5、医疗信息化(HIS、CIS、LIS、PACS、EMR)/远程医疗/网络医院,例如:万达信息、卫宁软件,众安康(宜华健康)、麦迪克斯(运盛实业)、成电医星(延华智能),未来医院(阿里)、智慧医院(腾讯)、云医院(东软集团);
6、互联网数字化精准营销(E-marketing)/数据分析,包括基于数据的精准化营销和支持研发决策的临床数据分析,例如:丁香园、华康全景、瑞达医药;
7、PBM(药品福利管理),是挃通过数据跟踪和及时干预,帮助保险支付机构精准定价,降低保费支出,例如:海虹控股、万达信息、卫宁软件、亚德科技(海南海药)、中国平安;
8、医药电商B2C/O2O,包括对药物真伪查询、对症找药、附近零售药店查询/对接,实现导药、购药,例如:天猫医药馆、1号店、八百方、京东医药、健一网、掌上药店、好药师(九州通)、一心堂。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盈利模式与需求的刚性程度有关
       对于互联网医疗产业而言,商业模式的构建、用户规模的扩大和用户体验的不断完善远比短期实现盈利更重要。我们这里尝试着从不同的收费对象和其需求的刚性程度,来探究各盈利模式落地的成熟度和可能性,我们认为从快到慢分别是:
1、向医药制造企业收费的互联网数字化精准营销(E-marketing)/数据分析;
2、向医药流通企业和患者收费的医药电商;
3、向患者收费的医患交流/慢性疾病管理;
4、向医疗机构收费的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网络医院;
5、向保险支付机构收费的PBM;
6、向医生收费的专业医学信息平台;
7、向健康人群收费的健康咨询管理。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三个维度判断企业发展潜力
        可以从三个维度判断互联网医疗企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
        首先,切入市场的角度。切入市场角度就是要看是否碰触到用户的痛点,所谓的痛点,就是未被以满意方式满足的强需求,这个定义涉及到两方面因素,一是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是需求强弱。从这两个因素考虑,我们将用户痛点分成两类:一类是现有服务体验差的强需求,也就是说现阶段有服务供给来满足需求,但是用户体验非常差;另一类是现阶段没有供给来满足用户的强需求。之所以要考察企业切入市场的角度是否触碰到用户痛点,是因为这关系到用户的粘性以及用户付费意愿。
        其次,业务模式的可延展性。业务模式的可延展性是指企业基于切入点向产业链前端或后端延伸的能力。考察业务模式的可延展性,是由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决定的。互联网企业一般用服务免费的方式吸引用户,扩大覆盖范围,但通过其他的延伸业务获取收入。业务可延展性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变现能力和商业化程度。
最后,市场空间和渗透率。市场空间决定“蛋糕”大小,渗透率决定“可食用部分”多少。(1)市场空间大小可从支出和收入两个角度考察,支出角度即用户需求的视角,可分析目标用户规模、市场总需求量等指标;收入角度可分析市场营收规模等指标。(2)渗透率主要看市场集中度、竞争者数量、用户渗透率等指标。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健康管理建设处于初创期,流量入口及协同效应明显的企业值得关注
慢病管理有望先行,市场空间高达1400亿。
        首先慢病管理市场空间大,适合社区家庭治疗。我国慢病患病者达到2.6亿,2000年慢性病占卫生总费用的28.9%。由于慢病的不可治愈性、重复性,药品占比高(慢病住院费用中,药品占比高达60%),有效的慢病管理利用社区、家庭、病人自身的管理能力替代昂贵的专业医疗管理,能有效降低医保成本。
        其次,互联网从医疗流程的各个方面支持慢病管理。可穿戴自诊设备、远程医疗、药品电商等可以从慢病的诊断、医生服务、药品切入,因此慢病是所有病种中最适合被互联网改造。
       市场空间高达1400亿元。根据2006年山东省慢病患者费用统计,人均慢病费用1535元/年,其中门诊640元/年。假设50%的住院费用将由院内改为院外,50%的慢病管理迁移到线上,空间=2.6*(640+895*50%)*50%=1400亿元。
       我们认为:健康管理是智慧医疗从信息互联到医疗健康服务的升级,在“全民大健康”发展和医保控费的需求刺激及国家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刺激下,市场空间在千亿量级。从智慧医疗架构和健康管理业务流程上看,流量入口和商业模式为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要点。
       凡未有注明出处的均为我公司北京经纬万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内部资料。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我国互联网医疗崛起是必然 21
第一节 综述:四大因素驱动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 21
第二节 国家政策助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 23
1.2.1 中国医疗改革推动因素及医改历程 23
1.3.2 契合医改路径,互联网医疗获政策鼓励支持 23
第三节 政策推动下各路资本布局互联网医疗 27
第四节 信息技术推动医疗健康突破发展 29
1.4.1 技术创新不断,互联网医疗突破硬件瓶颈 29
1.4.2 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与分享,基础是信息的标准化传递与运用 31
1.4.3 4G通信的推动正使得互联网医疗具备全面普及的可能性 32
1.4.4 移动互联网技术医疗应用:远程医疗和慢性病管理 34
1.4.5 医疗器械技术的发展推动实际应用普及性更强 35
第五节 人口结构变化及消费支出结构变化带动医疗健康产业 36
1.5.1 人口结构变化带动社会养老和慢性病管理需求 36
1.5.2 中国宏观经济变化:医疗医疗健康产业有望成为新的发展引擎 38
1.5.3 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变化: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增加明显,消费需求向服务消费转变 39
第六节 我国互联网医疗将迈入高速发展期 40
第二章 互联网医疗跨界重构医疗生态圈 42
第一节 互联网医疗跨界首先从数据传递开始,再到信息的运用 42
2.1.1 产业跨界:颠覆医疗 42
2.1.2 互联网医疗跨界首先从数据传递开始,再到信息的运用 43
第二节 互联网医疗加速重构医疗健康生态圈 46
2.2.1 六大需求方和两大类供给方构成互联网医疗生态圈 46
2.2.2 核心是需求方关系重建,供给方搭建关系的桥梁 47
第三节 五大主体商业模式的进化与颠覆概述 48
2.3.1 进化:从“可穿戴设备/POCT”到“云健康管理” 48
2.3.2 颠覆:医药电商VS传统医药流通 49
2.3.3 医院与医生:从“医疗信息化”到“一站式就医管理” 52
2.3.4 患者:互联网医疗满足患者五大需求 53
2.3.5 医保支付:“PBM”引领“传统医保模式”进化 54
第四节 互联网医疗多向主体结构蓬勃发展 55
2.4.1 医疗过程涉及四方:医院、医药、医保、患者 55
2.4.2 医院端:从医疗信息化走向网络医院O2O 55
2.4.3 医药端:巨头布局医药电商,只待政策东风 61
2.4.3 医保端:控费成核心诉求,从医保审核走向PBM再到移动医疗 63
2.4.5 患者端:可穿戴助力,个性化医疗时代临近 65
第五节 医疗跨界转型需求:医疗需求为核心,互联网需求为媒介 72
2.5.1 医疗跨界数据传递:信息标准化传递 72
2.5.2 医疗跨界的信息互动应用 82
第六节 医疗领域跨界转型重构医疗生态的机遇与挑战 85
2.6.1 跨界的机遇:有需求,亦有可能 86
2.6.2 医改趋势: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PCMH)模式 94
2.6.3 跨界的挑战:有曙光,顶着风雨前行 103
第三章 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107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周期及产业链综述 107
3.1.1 互联网医疗行业处于前流量时期 107
3.1.2 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链解析 108
3.1.3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盈利模式概述 115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现状 116
3.2.1 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热点:诊前环节受资本青睐 116
3.2.2 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增长迅猛 117
3.2.3 互联网医疗行业营收结构:交易类营收占比增长迅速 117
3.2.4 互联网医疗行业广告营收分析 118
3.2.5 互联网医疗行业用户增值营收:主要来自“一对一医生咨询服务” 122
3.2.6 互联网医疗行业交易类营收分析 123
3.2.7 互联网医疗行业流量数据分析 124
第三节 巨头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布局 128
第四章 互联网医疗运营模式日益清晰 132
第一节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综述 132
4.1.1 商业模式诞生于互联网医疗生态圈的新型关系 132
4.1.2 盈利模式与需求的刚性程度有关 133
第二节 “重度垂直”+“生态平台”是互联网医疗的最佳切入点 134
4.2.1 统治电商逻辑的“大而全”在医疗服务领域不再适用 135
4.2.2 独立环节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难以形成闭环 139
4.2.3 超越重度垂直,建立生态平台 140
4.2.4 非上市公司实践案例:寻医问药网案例分析 142
4.2.5 契合“重度垂直”运营模式企业筛选逻辑框架 149
4.2.6 筛选框架的应用:糖尿病、冠心病、肝病、尿毒症、肿瘤有望重度垂直 154
4.2.7 重度垂直的最佳实践方向之一:糖尿病医疗服务 162
第三节 互联网医疗企业运营模式梳理 165
4.3.1 互联网医疗企业案例梳理前言 165
4.3.2 挂号问诊类模式分类 168
4.3.3 医生助手类:丁香园,拥有最多医生资源的平台型公司 176
4.3.4 药事服务类:问药 179
4.3.5 院外康复类 180
4.3.6 健康保健类:39健康网 182
4.3.7 在线医学教育营销平台:睿医 183
4.3.8 医院信息化成功的两种范本 185
4.3.9 按盈利模式分类:向患者、医生、医院、第三方收费 201
4.3.10 互联网医疗企业发展七大瓶颈分析 204
第四节 互联网医疗信息平台商业模式与盈利空间探讨 209
4.4.1 区域医院信息平台:区域政府联合主导,优化万亿市场分享千亿增值空间 209
4.4.2 医药电商平台:以辅助医药供给为目标,优化千亿渠道分享新增空间 214
4.4.3 移动医疗信息平台:以辅助医疗供给为目标,均衡医疗资源分享百亿空间 215
第五章 互联网医疗慢性病管理:空间与潜力俱佳,商业模式为王 217
第一节 支付方和服务方诉求决定了慢病管理实际空间 217
5.1.1 慢性病防治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18
5.1.2 慢病人群基数决定潜在空间 219
5.1.3 支付方和决策方利益诉求决定实际空间 224
第二节 中美对比看行业盈利模式 230
5.2.1 销售慢病管理服务收费,有持续现金流和最大的市场空间 230
5.2.2 服务免费,相关产业链收费来交叉补贴 233
5.2.3 启示:国内短期将以交叉补贴为主,自费为辅,长期看保险介入 236
第三节 慢性病互联网化创造新发展机遇与例举 238
5.3.1 慢性病管理的互联网化 238
5.3.2 机遇一:单病种传统医药企业平台化转型 240
5.3.3 机遇二: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入口价值重估 243
5.3.4 机遇三:第三方体检机构价值重估 246
5.3.5 机遇四:硬件监测设备作为数据收集端价值重估 247
第四节 我国慢病管理竞争格局:行业竞争激烈,闭环模式较少 249
5.4.1 慢病管理的核心是构建个人大数据做疾病管理 249
5.4.2 行业竞争激烈,低成本整合资源形成闭环的企业可能更优 250
第五节 有技术或医生资源更可能成为整合者而胜出 253
5.5.1 采集数据方面,较看好“产品优+渠道优”或者医疗资源丰富企业 254
5.5.2 数据反馈提供服务方面,较看好有“医疗级智能算法”和医疗资源丰富企业 255
5.5.3 兼谈资本要求,四类企业资本持续能力可能更强 257
第六章 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及机会风险分析 259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259
6.1.1 医改去中心化,提升行业发展空间 259
6.1.2 产业链整合,带来更顺畅全流程医疗服务 260
6.1.3 商保崛起,平衡各方利益 261
6.1.4 数据沉淀,衍生多种商业模式 263
第二节 机会分析 263
6.2.1 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架构不断完善带来的机会 263
6.2.2 医院信息化行业整合、市场空间扩大带来的投资机会 268
6.2.3 医药电商、远程医疗、第三方诊断等空间最大,爆发取决于医保接入 268
6.2.4 医院、医生等要素市场化激励提高,驱动广告、导诊等爆发 270
6.2.5 健康管理刚刚兴起,千亿级蓝海市场正在打开 271
6.2.6 互联网医疗企业四大关键成功要素提炼 276
第三节 风险因素及关键假设 276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图表目录
表1-1 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的四大驱动因素 28
表1-2 我国医改历程总结 29
表1-3 国家政策助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 30
表1-4 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相关政策 32
表1-5 2015年中国网售处方药相关政策 32
表1-6 互联网医疗领域重大并购整合事件概述 33
表1-7 2015年互联网医疗投融资事件简述 33
表1-8 2015年互联网医疗投融资额度情况表 35
表1-9 世界范围的医疗技术发展也将影响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36
表1-10 各网络主要特点对比 38
表1-11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39
表1-12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39
表1-13 2010-2014年中国人口总量及65岁以上人口比例情况 42
表1-14 老人生活中的刚性需求 43
表1-15 1953-2013年中国家庭户平均人口数量变化趋势 43
表1-16 1993和2008年中国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对比 44
表1-17 2014年全球亚健康人群占比情况 44
表1-18 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 46
表1-19 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TOP10 46
表1-20 中国移动医疗服务市场规模 46
表2-1 2012-2016E年中国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54
表2-2 2013年中美医药电商规模及占比比较 54
表2-3 2014年中国医药电商分类 55
表2-4 2011-2014年中国B2C网上药房数量 55
表2-5 2011-2017E年中国B2C医药电商市场规模预测 55
表2-6 2014年中国医药电商B2C市场产品销售结构 56
表2-7 医生希望在移动医疗中能够改变的地方调研结果 57
表2-8 医生与患者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改进的项目调研结果 57
表2-9 医生与医院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改进的项目调研结果 58
表2-10 互联网医疗满足患者5大需求 58
表2-11 患者希望移动医疗可以改善的项目 58
表2-12 患者对移动医疗服务形式的选择 59
表2-13 支付方愿意使用移动医疗原因调研结果 59
表2-14 中国医疗信息化过程 61
表2-15 医疗信息化发展三大阶段 62
表2-16 CIS主要子系统渗透率,已接近80% 63
表2-17 2012-2017E中国B2C医药电商市场规模预测 66
表2-18 15家持有国A证—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牌照的厂商情况 66
表2-19 政府推动医疗IT发展,以控费为最终导向 68
表2-20 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可达136亿元 70
表2-21 四大类基于Apple Watch的医疗健康应用 72
表2-22 慢性疾病管理领域可穿戴医疗的10大目标 74
表2-23 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公司/应用 74
表2-24 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分类预测(百万美元) 75
表2-25 2013-2018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77
表2-26 2013年全球POCT市场地域分布 78
表2-27 2013-2018年中国POCT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78
表2-28 POCT应用范围 78
表2-29 POCT应用领域 80
表2-30 OTC应用领域 80
表2-31 全球基因检测主要技术的细分市场增速概况 83
表2-32 各种医学成像技术 85
表2-33 远程医疗发展历程 88
表2-34 我国医疗市场需求特征 92
表2-35 医疗需求利益方分析 92
表2-36 消费者对于医疗医疗相关的需求分析 93
表2-37 男女健康问题主要构成对比 94
表2-38 消费者对移动医疗服务的选择和付费程度 95
表2-39 PCMH医疗模式的五大核心思想 102
表2-40 全球范围内针对移动医疗服务效果的临床研究 103
表2-41 美国PCMH项目试点成果 107
表2-42 医学知识结构 110
表3-1 2005-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投资笔数 113
表3-2 2005-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投资笔数构成 113
表3-3 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药品交易牌照 117
表3-4 2013年中国居民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比较 119
表3-5 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主要盈利模式 121
表3-6 2005-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情况 122
表3-7 2009-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 122
表3-8 2009-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营收结构 123
表3-9 2009-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垂直媒体广告营收规模 123
表3-10 2014年医疗服务广告主行业分布情况 124
表3-11 2014年中国医疗服务广告主展示广告投放Top20 124
表3-12 2014年中国医疗服务广告主媒体投放分布情况 125
表3-13 2002-2014年中国某医疗健康网站广告收入变化情况 125
表3-14 2014年医疗健康媒体中广告主所在行业分布情况 126
表3-15 2014年医疗健康媒体中医疗服务广告主行业分布情况 126
表3-16 2015年中国就医流程中用户增值收入来源 127
表3-17 2009-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交易类规模 128
表3-18 2015年互联网医疗行业交易类营收结构 128
表3-19 2013-2015年中国医药电商B2C市场交易规模结构 129
表3-20 2015年天猫医药馆品类交易规模占比预测 129
表3-21 2015年1-6月中国互联网医疗PC端、App端月度覆盖人数 129
表3-22 2015年1-6月中国互联网医疗PC端、App端月度使用次数 130
表3-3 2015年1-6月中国互联网医疗PC端、App端人均月度使用次数 130
表3-24 2015年阿里巴巴互联网医疗行业布局 134
表3-25 2015年腾讯互联网医疗行业布局 135
表3-26 2015年传统行业巨头互联网医疗行业布局 136
表4-1 寻医问药网自查环节功能 149
表4-2 寻医问药网在线问诊环节功能 150
表4-3 寻医问药网在线购药环节功能 150
表4-4 互联网医疗创造的三大价值:重度垂直的筛选依据 157
表4-5 电子处方相关政策 172
表4-6 挂号问诊类模式分类 174
表4-7 挂号网医、药、险为核心的全新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75
表4-8 春雨医生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75
表4-9 平安好医生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78
表4-10 寻医问药网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79
表4-11 快速问医生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80
表4-12 健康微能量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81
表4-13 丁香园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82
表4-14 健康微能量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85
表4-15 健康微能量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86
表4-16 健康微能量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87
表4-17 健康微能量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圈介绍 188
表4-18 重庆亚德的业务结构:打通区域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 190
表4-19 2014年医院与区域卫生信息化前十大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市场份额 195
表4-20 细分市场:2014年PACS、EMR解决方案市场份额 196
表4-21 医院信息化第一梯队的业务架构与未来布局 197
表4-22 医院选择软件提供商的关注点:高实力+本地化 199
表4-23 医院信息化企业全景 202
表4-24 向患者收费的模式分析 207
表4-25 向第三方收费的模式分析 209
表4-26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七个瓶颈 209
表4-27 全国主要城市区域医院信息平台成立运营统计 214
表4-28 重点城市医疗信息平台实例 215
表4-29 2011-2014年全国医疗系统人均住院费用(不含前期诊疗) 216
表4-30 医保信息平台案例统计 217
表4-31 医保信息运营模式实例 217
表4-32 医药电商平台案例统计 219
表4-33 移动医疗平台案例统计 220
表5-1 分年龄组疾病别慢性病患病率(‰) 223
表5-2 根据服务类别划分全球移动医疗市场机遇,(美元$亿,2017预测值) 224
表5-3 糖尿病目前渗透率低,理论市场空间有望超过1000亿 226
表5-4 心脑血管疾病:渗透率提高,理论市场空间超过3000亿 227
表5-5 移动医疗在不同治疗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228
表5-6 美国65岁以上人群数量与所占比例,2010-2050 228
表5-7 中国65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2000-2050 229
表5-8 中美慢性病患病率比较 229
表5-9 中国主要慢病发病人数 229
表5-10 促进医生使用移动医疗的因素 232
表5-11 促进支付方使用移动医疗的因素 232
表5-12 2013年三类医保收支情况 233
表5-13 Prepeller Health案例详情 242
表5-14 慢性病管理各环节的互联网化 243
表5-15 万达信息公司慢病管理优势 250
表5-16 慢病管理其他潜在竞争对手 255
表6-1 2015年中国医改去中心化趋势概述 265
表6-2 2014年1月-2015年6月中国健康险保费收入 266
表6-3 我国医疗信息化政策变化情况 268
表6-4 部分国内信息化公司在各省平台建设项目承接情况 271
表6-5 美国药品销售渠道 273
表6-6 全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亿元) 275
表6-7 国内国外盈利模式及代表企业概述 277
表6-8 互联网医疗核心成功要素 280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图1-1 2015年中国医疗行业亟待互联网改造 27
图1-2 移动医疗发展历程及展望 36
图1-3 开放的网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37
图1-4 移动医疗的构成 40
图1-5 1982-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及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化趋势 42
图1-6 2005-2020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 44
图1-7 1990-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45
图2-1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融合渗透指数 47
图2-2 ESI公司医疗标准建设 50
图2-3 互联网医疗生态圈的供需方 52
图2-4 互联网医疗生态圈关系图 53
图2-5 慢性病监测和健康管理到“云健康管理” 53
图2-6 医生希望开展的移动医疗监测病种 54
图2-7 传统医药流通产业链 56
图2-8 阿里全民健康管理平台 56
图2-9 互联网一站式就医管理 57
图2-10 PBM药品福利管理模式图 59
图2-11 医疗过程中的四方主体,以患者为中心 60
图2-12 在同一信息化水平下,中国医疗IT 投入存在五年以上弹性 62
图2-13 基于分级诊疗的互联网医疗O2O模式 65
图2-14 医保卡线上支付在浙江海宁实现新突破 67
图2-15 控费走向药品福利管理,实现数据的外部交互 69
图2-16 连接各方,实现数据的外部交互,打通医药环节 69
图2-17 苹果硬软结合进军医疗健康生态圈 70
图2-18 帕金森APP充分利用iPhone传感器辅助医生诊断 71
图2-19 个性化医疗的实现过程 75
图2-20 传统诊断中大量时间被浪费(分钟) 79
图2-21 与传统诊断方式相比POCT步骤精简 79
图2-22 美国主要POCT细分行业医院渗透率 80
图2-23 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历程 81
图2-24 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快于计算机技术 82
图2-25 基因测序产业链 84
图2-26 PACS系统结构图 86
图2-27 远程放射学系统 87
图2-28 全球远程医疗市场规模 89
图2-29 移动医疗四个发展周期,以及其中的机遇和挑战 90
图2-30 移动医疗的机遇和挑战 91
图2-31 医疗需求利益方示意图 93
图2-32 LG提供的一个移动医疗服务 95
图2-33 美国使用家庭健康护理人数(百万) 96
图2-34 美国家庭健康护理产品收入(百万美元) 96
图2-35 医生对于移动医疗的期望 97
图2-36 移动医疗在医院的运用 98
图2-37 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预测 98
图2-38 1955~2010年美、日、中三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例变化 99
图2-39 阿里“未来医院”优化就医流程 101
图2-40 远程监测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101
图2-41 OECD和BRIC国家远程监测的应用 102
图2-42 PCPCC组织执行委员会成员(部分) 106
图2-43 中国医药产业链管制示意图 109
图2-44 医疗行为主体关系及法规 111
图3-1 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周期 112
图3-2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产业链 113
图3-3 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图谱 114
图3-4 2015年5月互联网医疗各细分市场App月度覆盖人数Top20中占比 115
图3-5 2015年中国挂号平台加剧大医院虹吸效应 116
图3-6 2015年中国在线问诊平台向产业链后端延伸 117
图3-7 2015年阿里健康处方药020流程 118
图3-8 2015年支付宝"垫付返还"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119
图3-9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分类 120
图3-10 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App端九宫格划分 131
图3-11 中国健康保健类App月度覆盖人数占比三梯队 132
图3-12 中国健康挂号问诊类App月度覆盖人数占比三梯队 133
图3-13 2015年百度互联网医疗行业布局 134
图3-14 2015年小米互联网医疗行业布局 136
图4-1 以就医流程和服务对象构成商业模式二维空间 138
图4-2 以需求的刚性程度和收费对象构成盈利模式的二维空间 139
图4-3 任何互联网医疗模式必在4个方向之中选择,而重度垂直是最佳方向 140
图4-4 网购电商中“大而全”平台完胜“垂直”平台的商业逻辑 141
图4-5 京东页面,由于网购电商需求的横向衍生和不确定性,横幅广告具备转化消费的能力 142
图4-6 互联网医疗行业中“重度垂直”平台完胜“大而全单环节”平台的商业逻辑 143
图4-7 一个可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重度垂直模式 144
图4-8 结合各方诉求,建立互联网医疗平台生态链 146
图4-9 寻医问药网的商业模式逻辑梳理 147
图4-10 寻医问药网三大平台构建 148
图4-11 寻医问药网三大服务构建 149
图4-12 寻医问药目前的产品形态 153
图4-13 深度布局可穿戴医疗设备,打通多维数据闭环 154
图4-14 具备“关键节点”能力与“自我变现工具闭环”能力的企业最适合重度垂直 155
图4-15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总结:关键节点(入口)+变现工具 157
图4-16 重度垂直的要素条件 159
图4-17 2012年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 160
图4-18 对于患者角度,糖尿病的整个重度垂直医疗服务流程 161
图4-19 对于患者角度,肝纤维化疾病的整个重度垂直医疗服务流程 163
图4-20 对于患者角度,肿瘤的整个重度垂直医疗服务流程 164
图4-21 对于患者角度,冠心病的整个重度垂直医疗服务流程 166
图4-22 对于患者角度,尿毒症的整个重度垂直医疗服务流程 167
图4-23 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细分领域发展前景 171
图4-24 闭环将最先在五大慢病管理领域形成 172
图4-25 春雨医生发展历程 176
图4-26 医生助手:丁香园业务模式 183
图4-27 睿医的盈利模式 189
图4- 28 “医事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医疗和健康管理需求 192
图4-29 DtHealth: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全景 193
图4-30 2013年全国排名前100家医院中各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数量 194
图4-31 大数据分析为医疗产业链的各环节提供支撑 201
图4-32 区域医院信息平台商业模式示意图 215
图4-33 医保信息平台商业模式示意图 218
图4-34 医保环节控费精算后潜在优化空间 218
图4-35 商保环节控费精算后潜在优化空间 219
图4-36 移动医疗平台商业模式示意图 221
图5-1 互联网医疗慢性病管理空间与潜力具佳 222
图5-2 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 225
图5-3 糖尿病治疗比例 225
图5-4 2012年我国18-69岁居民标化高血压患病率(%) 226
图5-5 1991-2009年九省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 226
图5-6 患者需求决定慢性病的管理适合互联网化 227
图5-7 美国医疗体系改革 231
图5-8 慢性病管理互联网化提高知晓率重新分配市场蛋糕并产生增值数据 244
图5-9 互联网化促进慢病管理由B2C转向B2C和C2B协同发展 244
图5-10 我国的传统药企以收购或自建慢病管理平台为主要发展模式。 245
图5-11 心脏病患者平台管理-乐普医疗示意图 246
图5-12 糖尿病管理平台-通化东宝 247
图5-13 我国肝病患者(万人) 247
图5-14 肝病管理平台-福瑞股份公司业务布局与慢病管理优势 248
图5-15 医院信息系统是实现慢病管理的基础 248
图5-16 数字化医院示意图 249
图5-17 万达信息公司业务布局 250
图5-18 卫宁软件公司业务布局与慢病管理优势 251
图5-19 健康体检在健康管理领域的角色 251
图5-20 硬件监测设备作为数据收集端价值重估 252
图5-21 九安医疗公司业务布局及慢病管理优势 253
图5-22 鱼跃医疗公司业务布局与慢病管理优势 253
图5-23 糖尿病患者“五驾马车” 254
图5-24 三诺生物公司业务布局与慢病管理优势 254
图5-5 各国每万人口医师数量 261
图5-26 慢病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262
图6-1 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各环节相对独立 266
图6-2 2015年医疗健康数据应用方向 267
图6-3 国家-省-地(市)三级医疗信息化平台架构 269
图6-4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框架图 270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