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收藏 简体 繁体 English

中国原油产业研究报告
原油 原油产业 中国原油 产业研究 研究报告 报告        2021-06-23

 摘  要
       2014年,全球原油加工上升110万桶/日,创2010年以来的最高增长,比过去十年平均水平的两倍还多。美国原油加工量上升53万桶/日,是1986年以来的最大增长。全球炼油产能增长130万桶/日,超过平均水平,增幅最大的是中国和中东,特别是中东创下了74万桶/日的增产新纪录。全球炼厂开工率维持在79.6%,是198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014年,全球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增长0.9%,即49万桶/日,低于平均水平。石油进口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带动,而美国的净进口出现下滑。中国在2013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
      2014年世界石油产量远超消费量,产量增长210万桶/日,几乎所有的增长来自于非欧佩克国家,达到其历史最大增幅。美国产量增长160万桶/日,是其历史最大增幅。欧佩克产量平稳,中东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增长抵消了非洲国家的减产。全球消费量增长84万桶/日,所有的增长都来自新兴经济体:中国的增长低于其历史平均水平,但其涨幅仍为全球之最。
       尽管全球原油产能高于需求,但由于原油需求刚性极强,使得OPEC得以通过对原油产量的限制,使原油的边际需求成为原油定价的决定因素。然而当OPEC决定放弃对原油产量的垄断,加之随后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的快速上涨以及页岩革命带来的原油产量大增,国际原油产量逐渐高于需求,原油的定价机制也由边际需求定价快速回归到边际成本定价。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从供给角度看,全球原油产量的快速上涨使得原油产量过剩,供给缺口变负,油价下跌。OPEC不再限产加之页岩革命导致非OPEC的产量大增,因此从2012年起全球原油产量开始过剩,并形成负供给缺口。
      本次油价下跌的核心因素是美国的致密油革命,尽管美国原油产量的下滑显著滞后于钻机数的减少并在很大程度上被油公司的“集中高效钻机开采优质区块”的策略所抵消,但我们已经观察到趋势正在开始发生改变。
      2015年可能引起OPEC非计划原油产量损失增长的风险因素包括利比亚内战升级、伊拉克与利比亚境内伊斯兰国势力的膨胀、也门内战的持续发酵和尼日利亚大选带来的后遗症等。预计2015年非计划原油产量损失将在200-250万桶/日浮动,非计划原油产量损失处于高位将抑制OPEC产量的增加,推升地缘政治风险溢价。
       我国炼油工业经过六十年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炼油大国,炼油能力持续增长。2014年,我国原油加工量达到50277.4万吨,同比增长5.3%;天然原油产量21009.6万吨,同比小幅增长0.6%。成品油合计产量31666.2万吨,同比增长7.1%。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继续快速扩张,根据正在实施的炼油新项目及最新规划情况,预计2020年我国将新增炼油能力23850万吨,炼油能力将达到9.6亿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约60%,成品油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成品油供应充足。
      我国炼油行业在产业结构方面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业外,目前我国还存在较多的地方小炼油企业,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部分企业装置十分落后,油品质量、能耗、环保等达不到要求,资源综合利用效果不佳等问题。当前,我国炼油业既面临自身产能过剩的威胁,又面对世界炼油产能过剩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新建炼油项目应做好布局工作,有导有疏。已经建成的炼油企业则应练好内功,提前做好应变准备。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北京经纬万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原油产业研究报告》正是针对上述原油行业特征,参考原油行业相关专家意见、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国家计委、国家海关总署及海外相关报纸的基础信息,经我公司对原油相关企业与部门的实地调查与访问,对国内外原油及其上、下产业的生产布局、供需现状、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对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投机风险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并重点分析了业内重点原油企业技术、生产与市场特点,是原油生产、投资及科研等相关人员了解目前原油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决策投资发展方向有意义的参考资料。
      凡未注明出处的均为我公司内部资料。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报告目录
第1章 炼油概况 11
1.1 石油炼制简介 11
1.2 我国炼油产业发展战略 12
1.2.1 走深加工道路 12
1.2.2 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开发 13
1.2.3 加氢是技术发展方向 13
1.3 炼油装置简介 13
1.3.1 原油的预处理 14
1.3.2 常(减)压蒸馏装置 14
1.3.3 催化裂化装置 14
1.3.4 加氢裂化装置 15
1.3.5 催化重整装置 15
1.3.6 延迟焦化装置 16
1.3.7 溶剂脱沥青装置 16
1.3.8 加氢精制装置 17
1.3.9 制氢装置 17
1.3.10 炼厂气加工装置 18
1.4 原油加工方案 18
1.4.1 燃料型 18
1.4.2 燃料-化工型 20
1.4.3 燃料-润滑油型 20
1.4.4 燃料-润滑油-化工型 21
第2章 石油炼制技术介绍 22
2.1 炼油技术概况 22
2.1.1 加氢裂化技术 22
2.1.2 渣油/重油加工技术 22
2.1.3 催化重整技术 24
2.1.4 催化裂化技术 24
2.1.5 柴油加氢超深度脱硫技术 24
2.1.6 天然气合成油(GTL)技术 25
2.1.7 异构脱蜡技术 25
2.1.8 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技术 26
2.1.9 渣油延迟焦化技术 26
2.2 清洁汽油生产技术 27
2.2.1 FCC汽油脱硫技术 27
2.2.2 FCC汽油降烯烃技术 28
2.2.3 烷烃异构化技术 28
第3章 世界原油市场分析 29
3.1 BP能源统计 29
3.1.1 总体特点 29
3.1.2 产量 31
3.1.3 消费量 38
3.1.4 价格 47
3.1.5 炼油和贸易 50
3.2《油气杂志》生产情况统计 62
3.2.1 全球石油产量提高 62
3.2.2 美国增产,非洲大幅减产 64
3.2.3 油气储量略有增长 66
3.3 全球原油供需分析 67
3.4 世界油服日费率及使用率 69
3.5 世界成品油和原油市场价格 70
3.6 世界石油供需预测 74
第4章 我国原油市场分析 77
4.1 我国原油生产和加工情况 77
4.2 表观消费、进出口及库存 80
4.3 我国油品价格分析 83
第5章 2015年上半年成品油市场特点与下半年市场展望 87
5.1 上半年国内成品油基本情况及特点 87
5.1.1 基本情况 87
5.1.2 市场特点 88
5.2 2015年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91
5.2.1 下半年全球经济稳健复苏 91
5.2.2 下半年国内经济总体企稳 91
5.2.3 成品油需求增速稳定,市场继续供过于求 93
第6章 世界原油价格机制及走势 96
6.1 世界成品油市场动态 96
6.2 国际原油定价机制的改变 97
6.3 原油生产成本测算 102
6.4 油价走势分析 103
6.4.1 油气并购的战略机会出现 103
6.4.2 油价拐点形成 103
6.4.3 供给减缓预期升温 104
第7章 国内外汽柴油质量标准分析及对我国的思考 110
7.1 国外汽柴油质量标准现状 111
7.1.1 美欧日汽油质量标准现状 111
7.1.2 美欧日柴油质量标准现状 113
7.2 我国柴油质量升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115
7.2.1 我国柴油质量升级历程 115
7.2.2 质量升级带来的市场挑战 118
7.2.3 质量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 120
7.3 我国汽柴油质量标准发展历程 122
7.4 对中国汽柴油质量标准相关问题的思考 124
第8章 世界和中国原油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 125
8.1 国际原油贸易的特点分析 125
8.1.1 亚洲需求和北美供应崛起 125
8.1.2 国际原油贸易新趋势 127
8.2 当前我国原油贸易的特点分析 129
8.2.1 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129
8.2.2 贸易方式逐步多样化 130
8.2.3 在世界原油供需宽松的形势下 130
8.2.4 仓储码头等贸易物流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131
8.3 对我国发展原油贸易的建议 131
8.3.1 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131
8.3.2 建立多层次、开放的原油交易市场 131
8.3.3 加快发展石油储备 132
8.3.4 提高人民币在石油国际结算中的地位 132
8.3.5 支持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 132
第9章 关于现阶段我国原油加工贸易政策的见解 134
9.1 我国原油加工贸易的现状和运作模式 135
9.1.1 我国原油加工贸易的现状 135
9.1.2 我国原油加工贸易的操作模式 137
9.2 开展原油加工贸易的重要性 139
9.2.1 提升炼油企业加工负荷 139
9.2.2 解决国内成品油消费结构不匹配 139
9.2.3 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142
9.3 当前我国原油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 142
9.3.1 不合理的税收政策 142
9.3.2 来料加工比重过大 143
9.3.3 配额管理的限制 143
9.4 对今后原油加工贸易相关政策的调整建议 143
9.4.1 暂缓或取消征收消费税、增值税 143
9.4.2 放宽出口配额管理 144
9.4.3 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步伐 144
9.4.4 海关采取统一、便捷的监管模式 144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图表目录
图1-1 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焦化型流程 19
图1-2 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焦化型流程 19
图1-3 燃料-化工型加工流程方向 20
图1-4 燃料-润滑油型加工流程方向 21
图3-1 世界石油储产比(R/P)(单位:年) 34
图3-2 1994、2004和2014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分布(以百分比表示) 34
图3-3 世界石油分区域的产量 42
图3-4 世界石油分区域的消费量 42
图3-5 世界石油2014年人均消费量 42
图3-6 世界石油分区域的油品消费量(单位:百万桶/日) 47
图3-7 世界石油油品价格 47
图3-8 世界石油1861-2014年间的原油价格 49
图3-9 世界炼厂开工率(以百分比表示) 54
图3-10 世界石油各区域的炼油毛利(美元/桶) 54
图3-11 世界石油2014年主要贸易活动全球贸易量(单位:百万吨) 58
图3-12 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中国近十年石油产量变化 65
图3-13 EIA 对美国原油产量估测及预测调整(左);美国活跃钻机数量及单产变化(右) 68
图3-14 IEA、EIA 及OPEC对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的变化(左);以及2015年中国原油需求增长预测的变化(右) 68
图3-15 IEA、EIA 及OPEC对2015年非OPEC原油供给预测的变化(左);OPEC剩余产能及其占全球原油需求的比重(右) 68
图3-16 美国原油库存预测(左);美国原油周库存量(右) 68
图3-17 300 英尺水深自升式钻井船日费率及使用率(左);300 英尺以上水深自升式钻井船日费率及使用率(右) 69
图3-18 1500 英尺以上水深半潜式日费率及使用率(左);4000 英尺以上水深钻探船日费率及使用率(右) 69
图3-19 全球闲臵钻井船数量(左);全球在建钻井船数量(右) 69
图3-20 新加坡综合炼油毛利(左);美国墨西哥湾综合炼油毛利(右) 70
图3-21 美国炼厂开工率(左);日本炼厂开工率(右) 70
图3-22 印度炼厂开工率(左);中国炼厂开工率(右) 70
图3-23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左);布伦特原油历史价格波动率(右) 72
图3-24 布伦特、迪拜及米纳斯原油与WTI 价差(左);中国原油平均进口价格及预测(右) 72
图3-25 国际油价维持反弹 72
图3-26 美国原油库存开始上升 73
图3-27 美国炼厂开工率季节性下降 73
图3-28 OPEC海运出口量预估平稳 73
图3-29 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增速有所回升 74
图3-30 两市原油期货管理基金净持仓占比继续回升 74
图3-31 四季度石油市场供需关系改善预期增强 76
图4-1 2002~2014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增速 77
图4-2 2010~2015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库存 78
图4-3 2006~2015年原油价格及库存 78
图4-4 汽油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79
图4-5 柴油消费量有所下滑 79
图4-6 成品油(汽煤柴)保持净出口 79
图4-7 上海地区汽柴油价格 79
图4-8 我国月度原油加工量(万吨) 80
图4-9 我国月度成品油产量(万吨) 80
图4-10 中国原油月度表观消费量(左);中国商业原油库存(右) 81
图4-11 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左);中国原油进口海运运价指数(右) 81
图4-12 中国汽油月度表观消费量(左);中国汽油库存(右) 81
图4-13 中国柴油月度表观消费量(左);中国柴油库存(右) 81
图4-14 中国煤油月度表观消费量(左);中国煤油库存(右) 82
图4-15 我国月度原油进口单价(美元/桶) 82
图4-16 我国月度成品油出口量(万吨) 82
图4-17 中国炼油企业毛利、发改委定价毛利空间和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 83
图4-18 国内市场汽柴油均价走势图 85
图4-19 2015年国内成品油历次价格调整情况 86
图5-1 国内GDP增速和成品油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关系 87
图5-2 国内GDP增速和成品油消费弹性系数变化 88
图5-3  近年来地方炼厂份额变化情况 90
图5-4 近年来国内成品油库变化情况 91
图5-5 近期网络商品零售变化情况 92
图6-1 新加坡综合炼油毛利(左);美国墨西哥湾综合炼油毛利(右) 96
图6-2 美国炼厂开工率(左);日本炼厂开工率(右) 96
图6-3 印度炼厂开工率(左);中国炼厂开工率(右) 96
图6-4 一般商品需求与供给曲线 97
图6-5 原油需求与供给曲线 98
图6-6 全球原油需求与需求增速(单位:千桶/日) 98
图6-7 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及产量增速(单位:千桶/日) 99
图6-8 OPEC国家原油产量及产量增速(单位:千桶/日) 99
图6-9 全球原油供给缺口(修正后)与油价(单位:千桶/日) 100
图6-10 异常的供给缺口及异常缺口变动方向(单位:千桶/日) 101
图6-11 油价及变动速度与异常缺口变动方向(单位:美元/桶) 101
图6-12 全球原油生产成本曲线(长期)(单位:美元/桶) 102
图6-13 全球原油生产成本曲线(短期)(单位:美元/桶) 102
图6-14 近期国际油价走势与相关重要事件(美元/桶) 104
图6-15 美国采油钻机数自14年10月迅速下降 105
图6-16 美国钻机中水平井的占比提升,但已触顶 105
图6-17 美国原油周产量连续两周出现较上月同期下滑 106
图6-18 OPEC非计划月度原油产量损失与油价变化趋势 107
图6-19 主要IOCS 在60美元/桶的油价下仅有3 家可以保持正自由现金流 108
图6-20 我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速上升 109
图7-1 美欧日柴油硫含量变化历程及趋势 114
图7-2 2014年我国柴油消费结构 118
图8-1 美国从加拿大进口原油量 128
图8-2 2014年中国原油进口主要来源 130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表3-1 世界石油探明储量 31
表3-2 世界石油产量 35
表3-3 世界石油消费量 38
表3-4 世界石油分产品类别的区域消费量 43
表3-5 世界原油现货价格 48
表3-6 世界炼厂产能 50
表3-7 世界炼厂产量 53
表3-8 世界石油贸易流向 55
表3-9 世界石油2014年区域间贸易流向 56
表3-10 世界2014年原油与油品进口及出口量 58
表3-11 世界2014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产量及在产油井数 59
表3-12 近十年世界及OPEC油气储量变化 62
表3-13 2014年世界各地区及主要国家石油产量、油气储量和石油储采比 63
图3-14 三大机构世界石油需求预测 75
图3-15 三大机构对非OPEC石油供给预测 75
表4-1 2014年原油、成品油产量和原油加工量 77
表4-2 国内成品油历次价格调整情况 85
表5-1 汽油消费量变化与居民用油负担成本 89
表6-1 未来可能引发OPEC非计划原油产量损失的风险因素 107
表6-2 石油公司显著下调2015年CAPEX 支出 108
表7-1 美国、日本及欧盟汽油质量标准主要指标 112
表7-2 美国、日本及欧盟柴油质量标准主要指标 113
表7-3 我国车用柴油质量标准升级历程 116
表7-4 我国普通柴油质量标准升级历程 117
表7-5 我国柴油标准和欧美大规模推进乘用车柴油化时的标准比较 121
表7-6 我国车用汽油标准的主要指标 123
表7-7 我国车用柴油标准的主要指标 123
表8-1 2011-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原油进出口情况 126
表9-1 2003-2014年进口原油数量统计 135
表9-2 2003-2014年加工贸易原油进口量统计 136
表9-3 原油炼制产品加工贸易复出口收率范围 138
表9-4 2003-2014年主要轻油产品供需数量 140
表9-5 2003-2014年成品油主要品种净出口情况 140
表9-6 2009-2014年中国原油产量 141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