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收藏 简体 繁体 English

中国银行创新专题报告
中国 银行 银行创新 专题 报告        2021-06-23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概述 7
第一节 概况 7
第二节 第一阶段(2009年以前):依赖存贷利差,做大资产规模 8
第三节 第二阶段(2010~2012年):资金紧、考核严,银行业“绕道而行”创新业务模式 9
一、“绕信贷规模&减少资本金占用”类 11
二、“绕利率管制”类 13
第四节 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摆脱存贷利差依赖,转型资产管理业务 15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第二章 我国金融产品市场现状 16
第一节 金融产品及金融市场 16
2.1.1 金融产品包括存贷、投资、保险三类 16
2.1.2 金融产品多样性决定金融市场多层次 18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金融产品与金融市场变化特点 19
2.2.1 金融产品边界模糊挑战金融分业模式 19
2.2.2 金融控股集团是中国金融混业主流模式 20
一、国际上有三种主流金融混业模式 20
二、中国金融混业实践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为主 21
2.2.3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抑制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22
2.2.4 市场化是根本路径 24
第三节 我国金融产品市场格局分析 27
2.3.1 2013年我国金融产品市场特征总结 27
3)受规范地方平台融资影响,基础产业类投向显著缩量 35
4)收益率经历V型反转 42
2.3.2 2014年我国金融产品市场趋势展望 56
一、影子银行继续减速,产品格局分化加剧 56
二、互联网金融扰动市场格局,货币基金继续扩容 60
三、基础市场展望=A股结构性机会明显,瞀惕低等级信用风险 60
四、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维持高位,信托兑付风险可能升级 63
4)股票类基金:配置价值明显,主动型产品更具表现机会 66
五、QDII产品:美股基金配置价值较好 67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第三章 我国银行新型业务发展解析 68
第一节 银行试点资产管理计划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转型新型业务架构 68
3.1.1 简介 68
3.1.2 银行资管计划和债权工具特点 69
一、银行资产管理计划VS普通银行理财产品 69
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VS普通银行信贷资产&信用债&保险债权投资计划 71
(1)参与门槛 72
(2)设立速度 72
(3)流转平台 72
3.1.3 “银行资管计划+债权工具”运作模式:打造表外信贷资金链 73
3.1.4 推出影响:助推银行业和通道类金融机构加速转型 74
一、对银行: 74
二、对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 76
第二节 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 77
3.2.1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错配问题 77
一、期限错配。 77
二、信用错配。 78
4.70% 80
三、客户匹配错配。 81
3.2.2 我国银行业走向第三阶段的银行资产管理 82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第四章 银行同业创新发展现状及趋势 83
第一节 银行同业业务概况 83
(2)银行同业业务影响要素分析 84
(3)中国同业市场创新潜力巨大 84
第二节 银行同业创新演化路径解析 86
4.2.1 银行同业创新的演化路径之一 88
4.2.2 银行同业创新的演化路径之二 89
4.2.3 银行同业创新的演化路径之三 90
4.2.4 银行同业创新的演化路径之四 91
第三节 银行同业创新对债市的影响 92
4.3.1 影响路径一:助力稳增长,但加剧不平衡 93
4.3.2 影响路径二:央行货币政策为何趋紧? 94
4.3.3 影响路径三:加剧资金面的脆弱性 94
4.3.4 影响路径四:机构债券投资行为 97
4.3.5 通过示例解析同业创新给标债带来挤出效应 99
第四节 银行同业创新走向 101
4.4.1 银监九号文解析 101
4.4.2同业创新的出路浅析 104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第五章 互联网理财风险解析 107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进入高成本时代 107
一、从银行内部看,负债的市场化定价部分在逐步提高。 108
二、从银行外部看,金融脱媒加剧银行储蓄分流,活期存款占比持续下降。 108
第二节 互联网理财爆发式增长的原因 109
一、超高收益率的竞争优势 110
二、产品创新实现代替效应 110
三、低门槛提供普惠金融 110
四、平台优势着重用户体验 111
第三节 互联网理财分流银行存款的影响测算 111
1.活期存款流失 112
2.活期存款流失对银行成本的影响测算 112
1)居民活期存款流失情景 113
第四节 T+0货币市场基金风险分析 114
T+0货基与活期存款相似,但收益率更高 114
5.4.1 T+0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增长可能加大系统流动性风险 115
5.4.2 T+0货基对银行影响路径分析 117
一、T+0货基如何影响各家银行取决于该行个人活期存款规模、个人客户基础,以及客户自身是否精于理财。 117
二、如果2014年2%的活期存款转至货基,那么预计银行2014年税后净利润将平均受到1.3%的负面影响 118
1)T+0货基的整体规模 119
5.4.3 我国货基规模高速增长推动因素分析 119
1.通过互联网渠道推出了可实现小额支取的T+0货基新型产品 120
3.互联网是强有力的销售渠道 121
三、T+0货基:与活期存款的相似性造成银行存款外流 124
四、通过比较不同国家货基的特征,看见中国T+0货基和美国货基最为类似。 124
五、如果监管政策不调整,存款可能持续从银行流向T+0货基 127
5.4.4 T+0货基的快速增长将加大系统流动性风险分析 132
1)采用浮动净值、或者为固定净值准备3%的净值缓冲; 139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图表目录
图1-1 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外汇占款规模 11
图2-1 三种金融混业模式对应两种金融体系框架示意图 21
图2-2 金融产品市场规模稳健增长趋势对比图 28
图2-3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驱动机构设计产品拓展财富管理框架示意图 30
图2-4 影子银行快速扩张推高社会融资总量 31
图2-5 社会融资结构的间接融资比重持续下降 31
图2-6 信托规模攀升,新增规模下滑示意图 32
图2-7 2013年集合与单一信托规模增速下滑 33
图2-8 主流期限收益率整体下降但年内相对平稳 34
图2-9 1年期产品占比持续提高,3年期下降 34
图2-10 2013年信托存量资金主要投向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 35
图2-11 2013年新增资金信托主要投向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 36
图2-12 2013年新增单一信托中,房地产、金融机构类持续攀升,基础产业类显著下降 36
图2-13 2013年新增集合信托中,基础产业类显著收缩,房地产类占比连续上升 37
图2-14 2012年增速大降之后,2013年重拾增长 38
图2-15 2013下半年发行量与存量规模大幅攀升 38
图2-16 2013年5月以来银行理财存量迅速攀升 39
图2-17 国有控股银行发行占比2013年中反转 40
图2-18 2013年下半年银行理财短期限产品占比下降 41
图2-19 2013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平均期限有所延长示意图 41
图2-20  2013下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整体上行 42
图2-21  2013年12月银行理财周收益率飆升 42
图2-22 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较快 43
图2-23 定向业务爆发拉动券商资管规模攀升 43
图2-24 券商集合资管计划发行2013年上半年突飞猛进,下半年偃旗息鼓 44
图2-25 2013年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募集火爆 45
图2-26 规模增长对收入增加的边际效应减弱 45
图2-27 2013年阳光私募规模同比增速37% 47
图2-28 资金成本抬升致使结构化私募发行熄火 47
图2-29 阳光私募非结构化产品发行呈现多样化 48
图2-30 2013年以来私募全市场指数获13%收益 49
图2-31 2013年货币基金虽期间遭巨赎但全年大幅净申购,份额增长近40% 50
图2-32 2013年低风险类(货币/债券)基金占比上升至39% 50
图2-33 低风险类(货币/债券)产品近年持续扩张 51
图2-34 2013年公募资产企稳,非公募大增长 52
图2-35 2013年各类金融产品收益对比 53
图2-36 2013年主动型股票基金业绩分化巨大 53
图2-37 余额宝发展历程 54
图2-38 2014年集合信托到期规模保持较高水平 65
图2-39 矿产/能源/煤炭信托到期规模不完全统计 65
图3-1 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对接模式 74
图3-2 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期限集中度 78
图3-3 2013年8月不同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平均实际收益率(3月期) 79
图3-4 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和市场利率关系 80
图3-5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和市场利率拟合情况 81
图4-1 同业融资创新影响路径示意图 85
图3-2 银信理财合作:最初模式 89
图3-3 引入更多参与者银信理财合作模式 89
图3-4 借道信托受益权模式 89
图3-5 信托受益权转让引入第三方模式 90
图3-6 自营资金投资信托受益权模式 91
图3-7 借道标债模式 91
图3-8 信托受益权卖断模式 92
图3-9 “代销”模式 92
图3-10 2011年后同业资产异军突起框架示意图 93
图3-11 以信托受益权三方买入返售模式为例示意图 95
图3-12 同业创新对资金分布和运用的影响框架示意图 99
图4-13 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都在扩张同业资金业务(同业资金净融入规模持续上升) 103
图3-14 银行买入返售项下的融资业务和股权及其他投资 104
图4-15 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06
图5-1 一年期法定存贷款利差 107
图5-2 活期存款利率与1个月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利差 109
图5-3 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变化图示 120
图5-4 只能手机渗透率及手机数量情况及预测示意图 121
图5-5 T+0货基可通过互联网提供更多的商业银行服务框架示意图 122
图5-6 移动支付增长示意图 123
图5-7 美国货基投资者构成 123
图5-8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与非定期存款之比 125
图5-9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与活期存款之比 127
图5-10 货基与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比较示意图 128
图5-11 中国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显著高于活期存款和1天通知存款比较示意图 129
图5-12 美国零售型货基与银行存款间利差及零售型货基的净现金流入变化曲线图 130
图5-13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与货基规模增长比较示意图 131
图5-14 货基平均收益率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比较示意图 131
图5-15 美国银行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在收益率上未能胜过贷基示意图 132
图5-16 调整同业信贷证券化后的贷存比与自由资金(存款-存款准备金-调整后信贷)占总存款的比例对比情况示意图 133
图5-17 恶性循环的机制图示 134
图5-18 美国货基资产管理规模变化示意图 135
图5-19 中国货基债券回购融资余额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均值示意图 137
图5-20 中国货基的投资资产中,OTC协议存款比例较高示意图 137
图5-21 美国货基投资于银行的产品主要为流动性大额存单/票据示意图 138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表1-1 上市银行分阶段资产增幅、贷款收入占利息收入比重 8
表1-2 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指标 10
表1-3 2006~2012年历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情况表: 10
表1-4 2010~2012年银行创新业务模式 14
表2-1 中国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核心目标和主要措施 26
表2-2 我国国内金融产品涵盖主要投资类别框架汇总表 27
表2-3 金融产品市场规模占比情况表 29
表2-4 余额宝依托互联网“多快好省”优势 54
表2-5 类余额宝产品特点比较分析 56
表3-1 各银行资产管理计划产品要素表 70
表3-2 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统计情况表 78
表3-3 建行理财产品信用错配示例 80
表4-1 银行同业资产负债业务相关科目 83
表4-2  同业创新参与各方的动机比较分析 86
表4-3 同业创新监管政策比较分析 87
表4-4 买入返售资产的相对优势权重分析 100
表4-5 买入返售资产优势的量化估计 101
表4-6 九号文要点提炼 102
表4-7 同业创新走向 105
表5-1 银行持有国债期货的相关账户 113
表5-2 居民活期存款流失对资金来源成本的影响 113
表5-3 企业居民活期存款流失对存款平均成本的影响 114
表5-4 企业居民活期存款流失对资金来源成本的影响 114
表5-5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个人存款在总存款中的占比情况表 117
表5-6 银行活期存款转入T+0货基对银行盈利情况分析 118
表5-7 不同国家和地区典型货基的变现能力比较分析表 125
表5-8 不同国家货基与个人存款之比情况表 126
表5-9 中国和美国货基监管方法的详细比较 136
表5-10 中美货基加权平均到期天数比较 137
表5-11 中国、美国、英国和欧盟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定以及银行存款监管规定之比较 140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友情链接